脉冲射频治疗网球肘(外上髁炎):两种程序的比较研究
Treatment of lateral epicondylitis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y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procedures
Bovaira M,et al Journal of Pain & Relief2014,3:1
摘要
目的:
外上髁炎(网球肘)是前臂伸肌的肌腱变性; 它有明确的职业偏向。上髁炎通常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改善,但约10%的病例需要更多的介入治疗,例如冲击波,类固醇或生长因子浸润。尽管脉冲射频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,但确实可以改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。近年来,它已在外周病理学中广泛使用并且结果也非常好。本研究评估了两种不同射频模式治疗上髁炎的疗效。
材料及技术手段:
这是一项对34名患者的比较研究,患者随机分为两组:A组:A组在外上髁触发点接受脉冲射频(PRF),使用两根针(45伏,4分钟),产生双场域;每当触发点位于骨间后部出口时,施加PRF两分钟。B组在桡神经外侧皮支上接受PRF 4分钟; 每当触发点位于骨间后部出口时,施加PRF两分钟。 我们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监测。
结果:
整体来看,疼痛有缓解的趋势,但视觉类比量表(VAS)值显示B组疼痛缓解趋势远高于A组。A组患者接受治疗一个月后(VAS下降超过50%)的占23%,治疗三个月后占47%和六个月后占58.8%。B组疗效更加显著,治疗一个月后,(VAS下降超过50%)的占65%,治疗三个月,六个月后(VAS下降超过50%)均占82.3%。B组(10个中的8个)力量恢复程度也高于A组的(12个中的6个)。A组患者治疗后恢复工作的平均时间为3.058±2.4个月,B组患者为1.176±1.24个月。
结论:
当上髁炎对保守治疗没有反应时,脉冲射频是一种安全,部分有效的技术。当它应用于周围神经而不是触发点时,其效果更大。
关键词:外上髁炎; 脉冲射频;神经; 触发点; 功效
